今日百科知识

首页

文章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是什么意思(下一句又是什么?)

今日科普2024-10-18 05:29:478

“先敬罗衣后敬人”是一句常用谚语,要搞明白它的意思,先要把“罗衣”和“人”搞明白。

罗衣,表示的是: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文選.曹植.洛神賦》中写到: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这句话是曹植在《洛神赋》中描写洛神的服饰和容貌的一部分,意思是:她身披明丽的罗衣,罗衣上闪烁着璀璨的光彩,像星辰一样。她耳朵上戴着瑶碧的耳环,耳环上镶着华丽的宝石,像花朵一样。这句话用了夸张的比喻和修辞,体现了曹植对洛神的倾慕和赞美,也展现了他的诗才和文采。


洛神是谁?

一日,曹植返乡,行至洛阳洛水边,忽见河中一美人在沐浴,身披罗衣如云,腰佩玉佩如月,美轮美奂,举世无双。曹公子心动不已,上前搭讪。美人见有人来,穿衣欲去。

曹植急忙拦住她,询问尤物是谁。原来她是洛水仙子,名叫宓妃,乃伏羲后人。因溺毙洛水,遂化为水神,平日嬉戏于水,偶尔上岸赏景。今见曹公子英俊非凡,不忍匆匆离去。

曹植听后,对这河神更加倾心,表达了真挚的爱意,邀她同行。宓妃虽也动心,却说她注定守护洛水,不能与人私奔。她只能做曹公子一日游伴,陪他散散心。曹植虽不舍,也只得应允。

于是两人乘车沿岸而行,风景与情意俱佳。曹植为美人赋诗一篇,宓妃也回以诗句,字里行间满是不离不弃。

如此这般,一对游子风月无边。曹植终究挽留不住,宓妃只得回归洛水。曹公子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泪如雨下,终其一生再无笑容。后人在河边为他建一亭,名“洛神”,以志对那风流韶光的追忆。


搞清楚“罗衣”的含义之后,再来看看“人”。我们在很多场景下都会用到“人”字,比如:

①你觉得“王小明”这个人怎么样?

②词语“字如其人”;

这两个场景当中,我们能够很明显的体会到这里的“人”字,表示的就是人格、人品、品性、性情等描述这个人内在品质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说一个人如何长短的时候,都会直接表达这个人在自己心目当中的印象,往往都是对内在进行描述。

《孟子·萬章下》中写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这句话出自《孟子·万章下》第八节,是孟子对万章说的。孟子在这里讲述了他关于交友的方法和修身的原则,他认为要和品德高尚的古人交朋友,就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为人,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他说,如果只是吟诵他们的诗歌,阅读他们的著作,而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那是不行的。因此,要研究他们所生活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他们的精神和道理。

通俗来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不能只看别人写的东西,还要了解别人是谁,为什么这么写,写给谁看。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别人想表达什么,也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那么,把“罗衣”和“人”的基本含义做了了解之后,就不难懂标题当中的“先敬罗衣后敬人”了。

谚语“先敬罗衣后敬人”指世俗之人往往不免势利,他们只注重外在穿衣打扮,而不注重内在品质,忽略人品。这是在讽刺某些以貌取人之辈,以人的外表和穿着打扮来判断人

戏曲《谇范叔》中有一句台词,同时这也是谚语“先敬罗衣后敬人”的出处:“贤士,如今世上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时节,也须穿着那鲜明衣帽,打扮的齐整才好。”

这里的“罗衣”指的是高贵华丽的衣服,是古代贵族和富人的象征。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穿着不同的服饰,有法律规定不能越级穿戴。所以,看到一个人穿着罗衣,就意味着他有权有势,值得尊敬。而不穿罗衣的人就被认为是低贱无能,不值一顾。

原文当中,并未给出这句谚语的下一句,但在实际使用当中,人们为了加强语气,表达顺畅,常常会选择以“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这样使用,或者“先敬罗衣后敬人,世风到哪都一样。”连用,不管怎么用,并无不妥,表达出意思即可。

外在的仪表饰度,往往是内在品质的外在象征。衣冠楚楚之人,大多内敛有礼;着装优雅端庄之士,多是知书达理。见彼端正衣冠,当知其为君子;视其举止得体,自是内外兼备之才。是以吾人接彼时,宜先注目其外在仪表,此乃对人之基本尊重。

所以,交往之前,先看人外表本没有错,错的是谚语当中抨击的今人,把“外表”当成了评价人的全部标准。为人处世,涉及面广,外在知识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内在品质,比如学识、才能和道德品德。

与人交往中,应该先尊重他人外表,但不能就此止步,内涵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