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讯
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 朱元璋为何偏偏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还不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究竟是何原因?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在战场上拼杀到后来建立明朝,这一路走过着实是不容易,然而朱元璋在选定皇位继承人时,却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偏偏将皇位传给了孙子?
朱元璋为人多疑,为了稳固自身地位,不惜对曾经的功臣痛下杀手
一开始朱元璋选定皇位继承人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但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因病离世,朱元璋本就对朱标寄予厚望,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朱元璋备受打击,还打乱了朱元璋所有的计划,太子之位不能空缺,那么在26个儿子当中,朱元璋又会如何选择呢?在所有人都在猜测太子之位会落到朱元璋的哪个儿子手中,朱元璋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选了如同“小透明”一般的朱允炆为太子,要知道,选皇位继承人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古代,除了皇帝,太子则是最受世人关注的,人们关心当下朝政治理的情况,同时也关心以后会如何发展,因此,许多皇子在被选为太子时,通常是谨言慎行,未曾见过有猖狂的太子。
朱元璋选孙子朱允炆是何原因呢?朱元璋作为“白手起家”的皇帝,在早年时期经历过天灾、人祸和亲人离别等人间酸楚,他又怎会不知世间的险恶呢?眼界与气魄自然是比那些自小在皇宫中养尊处优的皇子们要好上许多,朱元璋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反而是自己在战场上厮杀,一次次立下战功累积的,后面我们也知道朱元璋如愿登上皇位,做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这一路的艰险,他在位期间经常担心自己的政权会被推翻,为了确保权力绝对握在手中,不管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朱元璋从不假与他人之手,自己亲自处理,不过过分勤勉并没有打消他的疑心,他对朝中大臣们依旧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一旦起了疑心,那么就意味着信任土崩瓦解。
朱标的离世不仅意味着太子之位的空缺,还意味着朱元璋之前所有的畅想全部破灭
朱元璋为了稳固自身地位,不惜对曾经的功臣痛下杀手,如此小心谨慎的一个人,当时朱标作为嫡长子被选为太子后,朱元璋花费心血来培养朱标,朱标的表现也十分优异,俨然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了,在朱元璋以为明朝未来可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朱标因感染上风寒,不幸离世...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天大的打击,他可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朱标的身上了,朱标的离世不仅意味着太子之位的空缺,还意味着朱元璋之前所有的畅想全部破灭,只是朱标离世固然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情,但太子也不能不立,朱元璋为了防止皇子们之间相互争夺太子之位,直接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子。
朱元璋可不是平白无故就立朱允炆为太子的,朱元璋在称帝后,为了保证中央与地方的控制权,除去太子朱标,其余皇子们都被封为藩王,各自有自己的封地,若是贸然从中选一位皇子为太子,那么封地将会面临空缺的情况,如此一来,分封制也遭到了破坏,并且若在此时将藩王改立太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皇帝的声誉,其实,在这26位皇子中,朱元璋也颇为欣赏朱棣,朱棣也是众多皇子们中性情最像朱元璋的,但朱元璋更偏向于较为仁厚的君王,而朱允炆恰好正有仁德宽厚的心肠,尽管谋略方面有所欠缺,却是朱元璋最需要的贤能之主。
朱元璋为朱允炆铺好的道路,最后因朱棣起兵而推翻
朱元璋选中朱允炆还有一个原因,朱标的其他儿子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母系集团),若是让这些皇孙登上皇位,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外戚干政的乱局,不利于中央政权的统治,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皇帝的政权能否掌握住,他当然不想看到皇帝的政权受到丝毫威胁,而朱允炆看似是皇孙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却是最能手握大权的继承人了。朱元璋为了朱允炆即位后的执政顺利,亲自为其铲除屏障,将有功之臣杀害,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家人的脚了,在朱允炆登基后,放眼望去整个朝廷,几乎没有人可以为朱允炆所用,后果就是被朱棣打败,而朱允炆也不知所踪。
朱元璋辛辛苦苦为朱允炆铺好路,谁知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朱元璋想要一个贤明的君主,以便让明朝日后处于国泰民安的阶段,这个想法确实没有错,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不是立完太子后,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朱元璋的意愿去发展,比如当时众人都以为朱棣会是太子的最佳人选,朱元璋却不按常理出牌,选了皇孙作为皇位继承人,选皇孙也没有不妥,但朱允炆既不是嫡皇孙,背后又没有靠山,如何能服众呢?再加上朱允炆没有特别之处,这让朱棣又如何甘心呢?身为皇子没有继承权,反倒是皇孙捷足先登,这换作是任何一个人也会不甘心吧,朱元璋也高估了朱允炆的能力,贤明是君王不可缺少的,但决断力亦是必不可缺的。最终,朱元璋还是过分将这江山交给了朱允炆,再怎么防备也防不过人心啊。
- 上一篇
郭衍:北周至隋朝时期大臣,善于揣摸圣意,深得隋炀帝宠信
郭衍(554~611),字彦文,太原介休人。北周、隋朝时期大臣,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九世孙,西魏侍中郭崇之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身太原郭氏。少时骁勇,善于骑射。仕北周, 依附陈王宇文纯,迁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武强县公。多次讨伐北齐,平定尉迟迥叛乱。隋朝建立,深得隋文帝亲近,任平凉道行军总管,防备突厥侵犯。开皇四年(584年),开凿广通渠,
- 下一篇
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的刘文静,为何被李渊处死?
刘文静是唐朝宰相、开国功臣,他作为李渊的左膀右臂,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立下不世之功,但就在唐朝创建的第二年,这样一位身居要职、声名赫赫、才华横溢的大功臣就被杀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文静出身彭城刘氏,早年因父亲刘韶为隋朝战死,袭任父职,授为仪同三司。根据史籍记载,刘文静“伟姿仪,有器干,倜傥多权略”,意思是刘文静既有颜值又眼光独到,富有谋略。隋朝末年,刘文静担任晋阳县令,在此期间与时任晋阳宫